重庆分公司,新征程启航

为企业提供网站建设、域名注册、服务器等服务

IDCC2020长三角论坛•亮点|上海地区IDC现状与机遇深度分析

在社会数字化转型和新基建政策的双重刺激之下,对于计算力的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以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地为核心的地区,由于经济水平较高,使得金融,电商,互联网游戏等诸多行业扩张迅速,因此产生了庞大的计算力需求。但是,这也使得上述地区的能耗水平飙升,不得不对IDC的建设进行限制。那么,IDC行业在这些地区未来会有哪些发展趋势?机遇又在哪里呢?

创新互联坚持“要么做到,要么别承诺”的工作理念,服务领域包括:成都网站设计、成都网站建设、企业官网、英文网站、手机端网站、网站推广等服务,满足客户于互联网时代的龙子湖网站设计、移动媒体设计的需求,帮助企业找到有效的互联网解决方案。努力成为您成熟可靠的网络建设合作伙伴!

2020年8月27日,国内云计算和数据中心领域规模、最具影响力的中国IDC行业标志性盛会——第十五届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第二站“长三角新基建(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论坛”在上海隆重举办。

在本次会议上午的演讲环节,中国IDC圈副总经理刘源先生带来了《新基建下长三角数据中心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的解读。该报告不仅回顾了IDC在中国发展的历程,同时以数据和图表等丰富的展现形式,详尽分析了以上海为首的长三角地区IDC的行业特点,现状,需求以及趋势。

中国IDC圈副总经理刘源先生

IDC产业发展贯穿中国经济崛起20年

刘源先生认为IDC行业的发展,贯穿相伴中国经济近20年的崛起之路,前后共分为四个时间段。首先是在21世纪的前十年称之为产业的1.0时代,是中国国内信息化需求驱动数据中心行业发展,是运营商为主的时代,代理的渠道商是辅助作用,市场规模很小,不超过70亿。虽然规模很小,但是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

到了2009年是由于大型互联网企业发展,第三方头部的互联网企业进入了自建时期,整体市场规模达到了100亿以上。

2015年进入了3.0时代,大量产业资本入局,并形成了两个方向。一个是由于公有云业务的兴起,带动了大部分IDC产业的转型,另外是面向全国的布局,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带动了市场规模跨过了千亿规模。

2019年开始我们研判进入了4.0时代,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产业的分工越来越明确,市场上逐步成熟以及需求多重的差异化,导致市场细分的可能。根据服务商自身的资源配置在不同的细分领域寻找自身的定位,成为IDC企业最重要的课题。

环核心城市IDC产业带逐步形成

IDC做为一种重资产,具有强烈的需求导向特点,是与经济高速发展产生的数据处理需求相生的一种基础设施。因此,中国经济的发达地区也即是IDC产业的发达地区。围绕这些核心区域形成了周边的IDC产业聚集区,承接了核心城区溢出的需求,北京的周边廊坊、张家口地区,广州周边的惠州和清远地区。我们整体判断到2022年中国IDC市场收入是3200亿元,传统IDC市场规模达到1200亿元,公共云IaaS和PaaS市场规模达到了2100亿元。同时公有云的发展会带来大量的IDC业务需求。

依据这些现象,刘源先生对于国内整体的IDC发展趋势做出了四点判断。

第一是新基建的政策利好有利于数据中心上下游产业发展。可以说在新基建的七个领域中,四个领域离不开数据中心的建设,所以IDC行业在今后几年将会快速发展。

第二,互联网和云厂商将持续拉动IDC需求增长。在未来三到五年里面,这两个需求将继续拉动IDC市场增长,尤其是云计算行业。

第三,产业互联网需求即将爆发。中国IT发展进入了产业互联网阶段,传统的制造、医疗、物流、城市管理等领域开始拥抱AI,实现自动化管理和降本增效,这将带来数据流量的爆发。

第四,今后的数据中心建设在核心地区出现“两极分化”,出现超大型数据中心和边缘计算中心并行,在行业客户,尤其是一些头部的用户里面会采用规模化集中化自动部署设备,在一些核心城市的周边部署大型和超大型的数据处理中心,降低IT基础需求和设施成本。在靠近用户的网络边缘部署大量分布式边缘新型微型数据中心,实时处理超低时延的业务。大型的数据中心和边缘计算中心互为补充,成为中国未来数据中心建设重要的趋势。

限建政策令上海周边城市受益

上海做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城市,也同时带动了其周边的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对IDC的需求自然水涨船高。数据显示,2019年上海IDC业务市场规模达到了122亿,相比于2017年增长了17%。

刘源先生表示,上海地区的IDC的业务需求主要来自于视频、游戏、电商代表的互联网行业,新兴的互联网企业,拼多多、哔哩哔哩迅速崛起,对IDC业务的需求有快速拉动的作用。以前的阿里巴巴、腾讯互联网巨头同样将上海作为数据中心分布布局的核心区域,不断加大IDC的采购规模,预计2022年上海将IDC收入规模将达到201亿元。

虽然需求增长势头迅猛,但由此带来的能耗问题却也让上海这种超级城市不堪重负。因此,在政策环境方面,上海2017年出台的《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办法》开始收紧IDC的建设,2018年对PUE提出具体要求,新建的数据中心PUE不能超过1.3。2019年出台了《上海市互联网数据中心导则》新建单项目规模应控制在3000至5000个机架,平均机价设计功率不低于6KW。2020年出台了《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

首先上海地区的土地和电力资源都是短缺的,新建数据中心的难度很大,现有数据中心资源和审批数据中心项目成为稀缺资源,而周边的苏州市、南通市用电价格是上海的1/2左右,区位优势非常明显,是上海IDC需求溢出的主要地区。上海地区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基础电信运营商具备全网的资源优势,与大型互联网企业合作关系稳固,目前尝试轻资产化,加强第三方合作,提升市场份额。

以万国数据、上海宝信等一些服务商为例,他们为本地电信运营商和大型互联网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目前已经居于上海市场的领先地位。

2019年上海地区在运营机柜规模达到了18.7万架,2019年6月禁止在中环内新建和扩展数据中心,并且提高了审批要求,新建数据中心必须通过审批指标,为了回避受到政策的管控。在南通和苏州地区,鼓励数据中心行业的发展,IDC的服务商逐步加快在南通经济开发区和苏州、昆山的布局承接上海的输出。

目前在上海地区,我们可以看到在建和规划的项目超过24个,整个机柜提供量超过12万,分布在松江区、浦东新区、宝山区、闵行区,我们预计未来三年之内机柜资源陆续投放市场。在整个苏州和南通地区,规划的主要数据中心项目里面有7个,规划的机柜总量超过10万个。

第三方IDC服务商的数据中心集中在昆山地区。因此,上海地区数据中心的空置率略高于北京,但是比广州低了很多。刘源先生说。

事实上,时至今日,能耗高企和运维繁琐等问题已经成为IDC发展的桎梏所在,如不加以解决,IDC将难以支撑5G和边缘计算的发展。刘源先生认为,可以看到新技术带来了需求增长和运营成本的降低,同时我们看到伴随技术变革和需求变革,上海区域的IDC产业形态也会发生重要的变化,对于其中发展的契机来说,有几个重点十分值得关注。

第一,自动化运维。随着大型数据中心的部署,特别是偏远地区,气候适宜部署的地方,运维人员比较缺乏,不仅是规模的问题,而且是水平的问题,这些人才水平滞后于发展,随着运维的要求越来越高,物联网技术的成熟,使得大量设备上线,这个量级是几十万级,数据中心的级别保障要求就会越来越高。

第二,液冷机房。从早期看到的通信机房到智能化机房,我们可以发现机房和机柜散热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精密,面向未来,边缘时代、人工智能时代,高功率、高能耗的设备会开始大规模部署,高密度计算的大规模普及使得传统空气散热能力出现瓶颈,需要新的热媒承载,液冷技术因此成为发展重点。

谋求产业机遇是上海地区IDC服务商首要任务

需求的暴增,技术的进步给IDC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特别是对于核心城市更是如此。所以,上海地区IDC服务商将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如何去适应整个产业的发展潮流,从而谋求产业的定位和发展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头等问题。

刘源先生认为,首先IDC行业的产业分工越来越明确,如何找准产业分工的定位,当前IDC的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轻资产和重资产分离越来越明显,IDC业务与云计算深入融合,新形势变革中,IDC企业如何根据自身的优势和专业性制定自己的发展和战略至关重要。

其次是时机和合作伙伴的选择,边缘计算数据中心建设和面向细分行业建设,已经成为未来趋势,布局的时机需要IDC服务商仔细思考。至于合作伙伴,前文提及的产业分工越来越明确,利润空间提升度加大大,但是需要选择正确的合作伙伴共同开拓,如何选择合作伙伴,也是大家必须深度思考的问题。

最后一个关键点是利润。前几年IDC行业粗犷式的发展导致利润率低下,但专业化服务企业却顺势崛起。这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思考。未来是通过拓展云计算业务,提升增值服务带来空间?还是面向新技术产生新客户的需求提供更专业的服务,包括如何把握新的形势,新的机遇提升企业利润空间?这些都是我们IDC服务商需要思考和定位的。

结语:

中国IDC圈研究中心作为行业内的知名研究机构,每年除了行业熟知的IDC产业发展报告之外,还包括《北京地区IDC市场研究报告》、《上海及周边地区IDC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及《广深地区IDC市场研究报告》等国内IDC核心区域的研究报告。与此同时,为了满足IDC出海需求,在今年还将关注重点拓展到了东南亚地区,并形成了《东南亚IDC产业发展报告》。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点击阅读原文索取。


文章标题:IDCC2020长三角论坛•亮点|上海地区IDC现状与机遇深度分析
转载来源:http://cqcxhl.com/article/cgjosi.html

其他资讯

在线咨询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028-8692222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