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分公司,新征程启航

为企业提供网站建设、域名注册、服务器等服务

oracleSQL优化规则有哪些

这篇文章主要讲解了“oracle SQL优化规则有哪些”,文中的讲解内容简单清晰,易于学习与理解,下面请大家跟着小编的思路慢慢深入,一起来研究和学习“oracle SQL优化规则有哪些”吧!

我们提供的服务有:成都网站制作、网站设计、外贸网站建设、微信公众号开发、网站优化、网站认证、兴文ssl等。为上千多家企事业单位解决了网站和推广的问题。提供周到的售前咨询和贴心的售后服务,是有科学管理、有技术的兴文网站制作公司

1>选择最有效率的表名顺序:

1.把记录少的表放在from子句的最后面一个表.

2.如果有3个以上的表连接查询, 那就需要选择交叉表(intersection table)作为基础表, 交叉表是指那个被其他表所引用的表.

原因:ORACLE的解析器按照从右到左的顺序处理FROM子句中的表名,因此FROM子句中写在最后的表(基础表driving table)将被最先处理. 在FROM子句中包含多个表的情况下,你必须选择记录条数最少的表作为基础表.当ORACLE处理多个表时, 会运用排序及合并的方式连接它们.首先,扫描第一个表(FROM子句中最后的那个表)并对记录进行排序,然后扫描第二个表(FROM子句中最后第二个表),最后将所有从第二个表中检索出的记录与第一个表中合适记录进行合并.

2> WHERE子句中的连接顺序 :

ORACLE采用自右向左的顺序解析WHERE子句,, 那些可以过滤掉最大数量记录的条件必须写在WHERE子句的末尾.

3.>SELECT子句中避免使用 ‘* ‘

ORACLE在解析的过程中, 需要通过查询数据字典将'*' 依次转换成所有的列名.

4.> 使用表的别名(Alias)

当在SQL语句中连接多个表时, 请使用表的别名并把别名前缀于每个Column上.这样一来,就可以减少解析的时间并减少那些由Column歧义引起的语法错误.

(Column歧义指的是由于SQL中不同的表具有相同的Column名,当SQL语句中出现这个Column时,SQL解析器无法判断这个Column的归属)

5.>减少访问的次数:

当执行每条SQL语句时, ORACLE在内部执行了许多工作: 解析SQL语句, 估算索引的利用率, 绑定变量, 读数据块等等. 由此可见, 减少访问数据库的次数, 就能实际上减少ORACLE的工作量.

6.>(可能的话)用TRUNCATE替代DELETE.

当删除表中的记录时,在通常情况下, 回滚段(rollback segments ) 用来存放可以被恢复的信息. 如果你没有COMMIT事务,ORACLE会将数据恢复到执行删除命令之前的状况.

而当运用TRUNCATE时, 回滚段不再存放任何可被恢复的信息.当命令运行后,数据不能被恢复.因此很少的资源被调用,执行时间也会很短.

(TRUNCATE只在删除全表里的记录时适用,TRUNCATE是DDL不是DML)

7.> (可能的话)使用COMMIT

只要有可能,在程序中尽量多使用COMMIT, 这样程序的性能得到提高,需求也会因为COMMIT所释放的资源而减少:

COMMIT所释放的资源:

a. 回滚段上用于恢复数据的信息.

b. 被程序语句获得的锁

c. redo log buffer 中的空间

d. ORACLE为管理上述3种资源中的内部花费

8.>(可能的话)用Where子句替换HAVING子句

尽量少使用HAVING子句, HAVING 只会在检索出所有记录之后才对结果集进行过滤. 这个处理需要排序,总计等操作. 如果能通过WHERE子句限制记录的数目,那就能减少这方面的开销.

9.>(某些情况下)可以用EXISTS替代IN . NOT EXISTS替代NOT IN

性能比较:

1.Select * from t1 where x in ( select y from t2)

2.select * from t1 where

exists ( select 1 from t2 where t2. y = t1.x )

当t1记录比较少,t2比较大时适合用exists(exists大部分情况会利用到index),当子查询记录集很小时用in比较合适.

原因分析:

1.Select * from T1 where x in ( select y from T2 )

执行的过程相当于:

select *   from t1, ( select distinct y from t2 ) t3 where t1.x = t3.y;

2. select * from t1 where exists ( select 1 from t2 where t2.y = t1.x )

执行的过程相当于:

for x in ( select * from t1 ) loop

      if ( exists ( select 1 from t2 where t2.y = t1.x )

      then

         OUTPUT THE RECORD

      end if

end loop

这样表T1 要被完全扫描一遍.

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当t1记录比较少,t2比较大时适合用exists(exists大部分情况会利用到index),当子查询记录集很小时用in比较合适.

10.>用表连接替换EXISTS

改进第9打优化规则的例子.

11.>用EXISTS替换DISTINCT

EXISTS 使查询更为迅速,因为RDBMS核心模块在子查询的条件一旦满足后

立刻返回结果. DISTINCT会先进行排序,然后会根据排序后的顺序去除相同的行.

12.>使用显式的游标(CURSOR)

使用隐式的游标,将会执行两次操作. 第一次检索记录, 第二次检查TOO MANY ROWS 这个exception . 而显式游标不执行第二次操作.

11-例:

1.(低效)SELECT DISTINCT DEPT_NO,DEPT_NAME

FROM DEPT D,EMP E

WHERE D.DEPT_NO = E.DEPT_NO ;

2.高效:

SELECT DEPT_NO,DEPT_NAME

FROM DEPT D

WHERE EXISTS ( SELECT *

FROM EMP E

WHERE E.DEPT_NO = D.DEPT_NO);

•13.用索引提高效率

通常,通过索引查询数据比全表扫描要快. 当ORACLE找出执行查询和Update语句的最佳路径时, ORACLE优化器将使用索引.

除了那些LONG或LONG RAW数据类型, 你可以索引几乎所有的列. 在大型表中使用索引特别有效.

虽然使用索引能得到查询效率的提高,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它的代价. 索引需要空间来 存储,也需要定期维护, 每当有记录在表中增减或索引列被修改时, 索引本身也会被修改. 这意味着每条记录的INSERT , DELETE , UPDATE将为此多付出4 , 5 次的磁盘I/O . 因为索引需要额外的存储空间和处理,那些不必要的索引反而会使查询反应时间变慢.

定期的重构索引是有必要的.

ALTER INDEX REBUILD  

感谢各位的阅读,以上就是“oracle SQL优化规则有哪些”的内容了,经过本文的学习后,相信大家对oracle SQL优化规则有哪些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具体使用情况还需要大家实践验证。这里是创新互联,小编将为大家推送更多相关知识点的文章,欢迎关注!


本文标题:oracleSQL优化规则有哪些
本文链接:http://cqcxhl.com/article/jsspeo.html

其他资讯

在线咨询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028-8692222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