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分公司,新征程启航
为企业提供网站建设、域名注册、服务器等服务
这篇“css中inline-block的概念是什么”文章的知识点大部分人都不太理解,所以小编给大家总结了以下内容,内容详细,步骤清晰,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希望大家阅读完这篇文章能有所收获,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css中inline-block的概念是什么”文章吧。
创新互联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网站建设、网络营销、微信小程序开发、网站运营为一体的建站企业;在网站建设告别千篇一律,告别似曾相识,这一次我们重新定义网站建设,让您的网站别具一格。响应式网站建设,实现全网营销!一站适应多终端,一样的建站,不一样的体验!
在css中,inline-block指的是“内联块状元素”,它同时具备内联元素、块状元素的特点;inline-block元素可以和其他元素都在一行上,元素的高度、宽度、行高以及顶和底边距都可设置。
本教程操作环境:windows7系统、CSS3&&HTML5版、Dell G3电脑。
块级元素特点:
1、每个块级元素都从新的一行开始,并且其后的元素也另起一行。(真霸道,一个块级元素独占一行)
2、元素的高度、宽度、行高以及顶和底边距都可设置。
3、元素宽度在不设置的情况下,是它本身父容器的100%(和父元素的宽度一致),除非设定一个宽度。
,
,
,
内联元素特点:
1、和其他元素都在一行上;
2、元素的高度、宽度及顶部和底部边距不可设置;
3、元素的宽度就是它包含的文字或图片的宽度,不可改变。
, ,
内联块状元素(inline-block)就是同时具备内联元素、块状元素的特点。
inline-block 元素特点:
1、和其他元素都在一行上;
2、元素的高度、宽度、行高以及顶和底边距都可设置。
说明:
并不是所有浏览器都支持此属性,目前支持的浏览器有:Opera、Safari在IE中对内联元素使用display:inline-block,IE是不识别的,但使用display:inline-block在IE下会触发layout,从而使内联元素拥有了display:inline-block属性的表症。从上面的这个分析,也不难理解为什么IE下,对块元素设置display:inline-block属性无法实现inline-block的效果。这时块元素仅仅是被display:inline-block触发了layout,而它本就是行布局,所以触发后,块元素依然还是行布局,而不会如Opera中块元素呈递为内联对象。
IE下块元素如何实现display:inline-block的效果?
有两种方法:
1、先使用display:inline-block属性触发块元素,然后再定义display:inline,让块元素呈递为内联对象(两个display要先后放在两个css声明中才有效果,这是IE的一个经典bug,如果先定义了display:inline-block,然后再将display设回inline或block,layout不会消失)。代码如下(...为省略的其他属性内容):
div {display:inline-block;...} div {display:inline;}
2、直接让块元素设置为内联对象呈递(设置属性display:inline),然后触发块元素的layout(如:zoom:1等)。代码如下:
div {display:inline; zoom:1;}
block和inline这两个概念是简略的说法,完整确切的说应该是 block-level elements (块级元素) 和 inline elements (内联元素)。block元素通常被现实为独立的一块,会单独换一行;inline元素则前后不会产生换行,一系列inline元素都在一行内显示,直到该行排满。
大体来说html元素各有其自身的布局级别(block元素还是inline元素):
常见的块级元素有 p, FORM, TABLE, P, PRE, H1~H6, DL, OL, UL 等。
常见的内联元素有 SPAN, A, STRONG, EM, LABEL, INPUT, SELECT, TEXTAREA, IMG, BR 等。
block元素可以包含block元素和inline元素;但inline元素只能包含inline元素。要注意的是这个是个大概的说法,每个特定的元素能包含的元素也是特定的,所以具体到个别元素上,这条规律是不适用的。比如 P 元素,只能包含inline元素,而不能包含block元素。
一般来说,我们会用display:block,display:inline或者display:inline-block来调整元素的布局级别,其实display的参数远远不止这三种,仅仅是比较常用而已。
以上就是关于“css中inline-block的概念是什么”这篇文章的内容,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小编分享的内容对大家有帮助,若想了解更多相关的知识内容,请关注创新互联行业资讯频道。